(资料图片)
1月11日上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制造业强市专题第四场),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江川,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国华介绍制造业强市农副产品加工业、绿色建材产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王江川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相关部门成立制造业强市农副产品加工业推进组,全力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
2022年,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了规模扩增、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一是企业数量规模实现双增。截止2022年11月份,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4家,总量达到496家,总营业收入832.31亿元,同比增速为8.7%。二是龙头企业快速发展。2022年,新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6家,全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93家,凤祥股份、东阿阿胶、嘉华生物入选“2022中国农业企业500强”,嘉华生物成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三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山东高唐永旺食品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创建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家禽加工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新增高新企业13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9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9个;新创建全国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2家,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企业3家。
二、农副产品加工业工作推进情况
(一)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农副产品加工业三年攻坚行动和落实链长制工作方案》,建立了推进组调研制度、会商制度、台账制度、督促调度制度和工作动态编发制度5项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清单、任务目标台账、重点项目调度台账等5个工作清单和台账,先后组织召开5次专题联席会议,有序有力推进工作。
(二)深入企业现场,开展巡链诊链工作。先后4次组织巡链活动,分别到阳谷县、高唐县、冠县、莘县调研重点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现场解答企业问题、聆听企业建议,形成会议纪要,对需要长期推进的问题制定工作台账,定期调度。组织开展诊链活动,对全市加工产业链条进行“诊断分析”,形成“诊链报告”,并在市政府常务会上作专题汇报。组织召开农副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论坛,邀请国家级、省级专家,并对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同志和部分重点企业负责人进行专题授课。
(三)加大督促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22年农副产品加工业共建设24个重点项目,新建项目和技改各12个,17个项目已建成投产,累计投资14.3亿元。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实行“一月一调度,半年一评比”,加大调度督导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组织举办了全市制造业强市农副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大比武”评比活动暨农副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对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评比。
(四)加大招商力度,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为明晰招商目标,制定《农副产品加工业招商引资重点目标企业库》,明确了温氏集团等69个重点招商目标企业。成功举办冠县灵芝、临清桑黄全产业链发展大会,擦亮“聊城新三宝”品牌。组织企业到澳门参加国际农业展会,山东三秀生物科技、临清清源正本分别与澳门中医药汉方体验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市台办举办2次农业产业化专题招商活动,集中签约38个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2022年1-11月份,全市共签订69个农产品加工项目,计划投资75.16亿元。
(五)强化引导服务,增强企业内生动力。组织县市区、重点企业先后到菏泽、潍坊等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全面布局预制菜产业,制定出台《关于加快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大力扶持预制菜产业发展。组织开展企业家日活动,慰问全市杰出企业家,颁发荣誉证书。组建农副产品加工业产业联盟和农产品加工业专家委员会。与省农科院签订协议,建立农副产品加工业专家委员会,召开农副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向重点企业进行授课。高唐县姜店镇以粮食加工为主导产业创建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争取资金1000万元。临清市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先行县,争取资金500万元。指导企业参选省级特色优质食品目录,我市8种产品成功入选山东省特色优质食品目录,数量为历年最高。
吴国华介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广应用绿色建材、推进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城乡建设发展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举措。202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链长制办公室统一安排下,我们认真部署、迅速行动,通过健全机制聚合力、担当作为激活力、春风化雨添动力,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推进链长制工作走深走实。
一、健全机制聚合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我们成立了绿色建材产业链专项工作组和链长制工作推进组,建立了各县(市、区)绿色建材产业链联络机制。多次组织召开推进会、座谈会,通过全市统筹、上下协同,形成了市级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县(市、区)全力推动的工作格局。
二是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建材行业现状。摸排我市建材企业信息,编制《聊城市绿色建材产业链企业手册》。依托专家咨询委员会,编制完成《聊城市绿色建材产业链优化提升方案—调研报告》和《聊城市绿色建材产业链优化提升方案—实施方案》,为制定我市绿色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提供重要参考。
三是加强工作协调,推进重点项目实施。对绿色建材行业产业链重点项目实行定期调度,并进行实地调研和督导,扎实推进项目落地、投产。聊城市产业链链长制办公室发布了2022年《1-11月份全市制造业产业链重点项目进展情况通报》,绿色建材产业完成投资进度为105.71%,居12个重点产业链第2位。
二、担当作为激活力,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深入走访调研,开展“巡链”“诊链”活动。先后到产业链“链主企业”聊城山水水泥有限公司、“龙头企业”聊建现代装配式产业园、山东智领新材料有限公司、东阿海天七彩有限公司和阳谷极景门窗有限公司进行巡链,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同时,采取“绿色通道”“服务专员”“一对一帮办”等形式,送政策上门、送服务上门,建立全市建材产业重点培育企业动态管理制度,积极帮助建材企业纾困解难、做大做强。我局派出两名工作人员分别入驻聊城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和阳谷极景门窗有限公司,其中一名专员获得2022年7月份“十佳专员”称号。2022年10月底,完成《聊城市绿色建材产业链诊链报告》。
二是开展银企对接,推进产业发展融资。市住建局多次组织建筑建材企业和商业银行召开金融支持建筑建材行业座谈会、绿色建材金融辅导等会议,推动解决建材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三、春风化雨添动力,促进企业融通创新发展
一是开展专精特新企业融链固链活动。为推动建立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平台机制,2022年11月18日,市住建局召开绿色建材产业链“专精特新”企业融链固链视频交流会,链主企业及聊城市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分享了企业理念、发展思路,推介产品,提出产品使用方向和技术合作需求。“专精特新”企业代表汇报了同链主企业的合作情况。与会企业表示将进一步深化产品对接、技术对接,不断开创合作共赢、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二是加快推动产业链招商引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组织部分建材企业组成了招商考察组,先后到济宁考察国家级装配式产业基地——山东嘉达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市临朐县进行考察招商活动,深入开展交流合作。同时,积极邀请以东方雨虹为代表的行业优秀企业在聊城投资落地,邀请华阳纳谷(北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及专家团队、山东华建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人员来聊交流研讨。
市住建局将锚定“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发展目标,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以“精准招引”补齐产业链发展短板,以“共建共享”带动产业链抱团发展,以“要素保障”加快产业链建设步伐,以“上市服务”塑强产业链品牌形象,以“精准对接”加强产业链融资支持,多措并举、统筹谋划,全力推进我市绿色建材产业迈上新台阶,为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