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2月23日下午,聊城市乡村振兴现场观摩团第二站走进茌平区,观摩了贾寨镇耿店村。
因“棚二代”火起来的耿店村,已吸引116名“棚二代”返乡创业,不仅推动了乡村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还带来了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给曾经人口不断外流的村庄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力,“空心化”所导致的土地耕种、老人赡养、留守儿童教育等问题迎刃而解。
据悉,耿店村党支部始终瞄准大棚蔬菜产业,带领村民调整种植结构,破解技术、土地、资金、产业配套等难题,矢志不渝发展蔬菜大棚,现已建成占地100亩,年育苗能力达3000万株的高标准智能育苗基地、700余座高标准大棚、100吨级蔬菜低温冷藏库、绿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试种试验基地等。与此同时,耿店村在“棚二代”们的带动下,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建成全区第一个村级敬老院、第一个村级婚宴大厅、第一个村级殡仪馆、第一个村级公墓。耿店村还深入开展“四评”活动,在全村特别是年轻人中间形成了比致富、比孝顺、比品德、比模范带头的文明新风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了主旋律。
位于耿店村的聊城市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围绕农村干部队伍、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的培训基地。学院总占地31亩,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750余人培训。目前,学院已顺利对接山东大学等7所院校师资力量,学院师资库先后签约各层次专家人才1000余人次,为打造高素质农民队伍,推动人才振兴提供坚强支撑。
近年来,茌平区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走在前、开新局”为引领,以“三提三敢”为动力,以“鲁西领跑、全省先进”为目标定位,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挥专班作用,工作机制更优了。茌平区成立乡村振兴综合专班及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六大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及工作要点,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行稳致远。
抓重点促发展,综合实力更强了。一是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2022年全区粮食总产突破14.94亿斤,占全市粮食总产的13.05%,为全市开展“吨半粮”产能建设行动,提供坚实保障。二是三产融合突飞猛进。实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带动战略,总投资64亿元,建设重大农业项目17个。成功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新增现代农业产值25亿元。新增“三品一标”认证21个,涌现出贾寨棚菜、冯屯西葫、乐平葡萄等一大批特色品牌。三是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创新实施“农村环卫市场化改革”,全区划分3个片区,建立科学有效“管干分离”的长效管护机制,推动城乡环境面貌大提升、大转变。四是民生福祉持续提升。以十二大民生项目为抓手,累计在民生领域投入资金46亿元,公共服务满意度持续保持全市第一。五是乡村治理持续优化。实施基层党建“红色领航”工程,打响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品牌,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371家,62个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
聚焦“三农”要素,发展后劲儿更足了。一是解决“钱”的问题。2022年统筹整合涉农资金4.1亿元,区财政安排乡村振兴专项资金1.17亿元,同比增长6.4%。二是解决“地”的问题。鼓励农户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以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为引领,为乡村产业预留发展空间。两年内累计保障设施农业用地用地500公顷,荣获2022年度省级耕地保护激励县荣誉。三是加强农业人才培育。发挥市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优势,打造现代耕读体系,针对农机手、家庭农场主等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3万人,手把手教会农民家门口致富。
强化督导考核,前进步伐更稳了。把“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月调度、季汇报、半年观摩、年终总考核机制,推动各项考核指标争先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