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2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推荐名单的公示》,对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进行公示,江西共有3个案例入选,我县李氏和子四珍非遗工坊“永新和子四珍:匠心传承 回味悠长”案例位列其中。
▲永新县李氏四珍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荐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的通知》,组织开展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经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和专家评议,我市推荐的永新县李氏和子四珍非遗工坊“永新和子四珍:匠心传承 回味悠长”案例,以“典型代表性,示范引领作用,把非遗工坊建设成文旅融合示范点”等典型示范作用赢得专家好评,推荐参评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永新县李氏和子四珍晒制现场
据悉,非遗工坊是指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是开展非遗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在带动当地群众就近、灵活就业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市高位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全市11家非遗扶贫工坊中有5家纳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8家入选江西省非遗工坊名单。2020年,我市还成功举办全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和管理培训班,就扶贫就业工坊政策解读,探讨非遗如何加大力度推进脱贫攻坚,为全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坊主搭建经验交流的平台。
▲永新县李氏和子四珍产品
永新县李氏和子四珍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依托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永新和子四珍的制作技艺,建立永新县李氏和子四珍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非遗工坊,通过原产品种植、传统技艺培育、新产品研发、包装宣传设计、展示展销技能培训、电商平台销售等形式推进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工坊立足非遗传承人群、工厂生产车间、技艺研发团队、县文化馆培训基地等平台开展技能培训,围绕线下店铺、体验馆,线上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展销售,吸纳贫困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生产和销售,带动579名贫困人员就业,每人每年平均收入3万元,为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实现立标打样效应,让非遗工坊建设学有样板,赶有目标,干有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