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一、拜占庭人的贸易
拜占庭的海军保持海路的畅通,一方面从事贸易,一方面维持补给路线,让君士坦丁堡即便被包围,也不会因为资源枯竭而投降。在公元第八世纪,由陆路和海路攻击的阿拉伯人被一种秘密武器─「希腊火」所打败。这是一种由液态易燃物制造出来的化学武器(其成份仍然不详),由一个喉管把它喷出。阿拉伯的海军就是被「希腊火」所摧毁。在公元第七和第八世纪之间,阿拉伯占领了埃及、中东、北非和西班牙,从拜占庭的手上永久地夺去这些地区。1071年,土耳其人于曼奇克托取得胜利,导致帝国在小亚细亚一带的□物、牲畜、马匹和士兵等重要资源供应被切断。1204年,十字军诱使威尼斯的总督利用背叛者,让他们得以洗掠君士坦丁堡。十四世纪时,土耳其人攻占亚得利亚堡,然后绕过君士坦丁堡侵略欧洲。1396年,他们在尼古博鲁斯打败大批的十字军,并安置了很多巴尔干半岛的居民。1453年五月,土耳其的苏丹麦哈穆二世在重型大炮的帮助之下,攻占了防卫虚弱的君士坦丁堡,这个城市的陷落也代表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二、为什么新月使君士坦丁堡免收突袭?
西元1453年拜占庭君士坦丁堡沦亡。 …………拜占庭人有一种传统说法:只要明月当空,圣城君士坦丁堡就不会陷落。可是5月24日夜晚,君士坦丁堡的上空竟然出现了月全食,3小时内月亮全被遮住。在拜占庭人看来,这无疑是一个凶兆…………
三、十字军东征攻占君士坦丁堡的是第几次?
四、为什么刺客信条里十字军是坏的,历史上他们有什么令人发指的事,或他们背地里的行为不被认可?
攻占耶路撒冷时屠城。(相反的是基督教的敌人,信仰安拉的萨拉丁光复该城时却采取了真正符合骑士精神的宽容政策)攻占君士坦丁堡并大肆破坏。
五、欧洲中世纪士兵和骑士的盔甲有什么不一样?要能一眼看出来的特征
首先士兵和骑士不是一个层次,士兵属于参军性质,骑士是贵族! 正如以上几位所述大多数骑士都有链甲的(正确的叙述为锁子甲),而士兵则只能是鳞甲和札甲了!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了14世纪中叶,全身板甲才得以出现,应用于贵族骑士和领主或者亲征的国王身上! 普通士兵有的还是身穿鳞甲的,只有少数士兵才有链甲穿戴的!板甲最大的应用时期则是文艺复兴时期,那个时代准确的说是火器已经逐步的代替了弓弩的时候~ 两大板甲的产生-哥特与米兰! 它们已经真正的布置到士兵的身上以抵御火器的攻击!
六、为什么十字军能够轻易攻破君士坦丁堡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了君士坦丁堡。 威尼斯舰队趁夜输送了孟菲拉特侯爵率领的三千五百名十字军将士,登陆金角湾内侧,并将攻城武器与扎营设备一并登陆,当拜占庭人发现时,法军早已在君士坦丁堡的北侧城墙外结成坚强营寨,虽尝试派兵加以驱逐,但却屡屡被十字军打退。 同时,丹多罗总统正在积极筹备攻城作战,威尼斯水手拆除了桨帆船上易於著火的帆布、索具,在甲板上洒上一层厚灰,於船壳外包裹了浸湿的毛皮与石棉,好用来防范著名的希腊火攻击。经过一周的准备,1203年七月十七日时,威尼斯舰队与十字军同时发动了总攻击。 法兰克人操作著威尼斯舰队上拆下来的攻城武器,不停轰击提奥多修斯墙;同时威尼斯的平底登陆舰则披著铁甲裹著防火垫,冒著猛烈箭雨和希腊火攻击,装载陆战队员横越金角湾,准备强行登陆君士坦丁堡。 由於威尼斯登陆舰事前有作好防火对策,所以拜占庭希腊火的攻击成效有限;等到接近海岸城墙时,威尼斯登陆舰架起大约12公尺高的云梯,让士兵冲上海岸城墙展开肉搏战,在战况最佳时,威尼斯海军攻陷了25座海岸城塔,并在城区内杀烧掳掠,纵火焚烧市街,但是拜占庭皇帝以勇猛著名的瓦兰吉卫队(Varangians,由北欧和俄罗斯地区的维京战士组成的佣兵集团)出击之后,威尼斯人被杀的丢盔卸甲逃回船上,坐镇旗舰的丹多罗总统听闻消息,震怒地带领舰队高官组成督战队登陆,好不容易才阻止了崩溃进一步扩大。 所幸此时战况好转,由于法兰克骑士近乎鲁莽的勇猛,他们不可思议地正面攀上了提奥多修斯墙,这迫使拜占庭军把主力的瓦兰吉卫队调回北方战线。拜占庭皇帝阿列克谢三世亲率七千五百人前往迎击,但却被法兰克骑士的猪突猛进打退,这对守军的民心士气还有皇帝本人的战斗意志都造成了极大打击。 总之,七月十八日晚上,阿列克谢三世最后搜括了宫中的所有财宝(大约价值二十万马克的一千磅黄金),以及他最宠爱的公主爱蕾娜(Eirene),抛下城中数十万军民百姓,偷偷搭船从君士坦丁堡南岸的方向,潜逃到色雷斯去了。日后阿列克谢三世被逮捕并软禁于修道院中,不过爱蕾娜公主则是嫁给了提奥多雷一世,辅佐丈夫建立了尼西亚帝国。 就这样,君士坦丁堡在迎接七月十九日的朝阳时,威尼斯人、法兰克人、以及拜占庭人都错愕地发现,这场攻打世上最坚固城塞的战争莫名其妙地有了结果。 第四次十字军於西元1203年七月十九日攻陷君士坦丁堡。
七、德国的城市同盟和意大利城市共和国的异同及历史作用
对于德国城市同盟来说,我不知道楼主说的是不是汉萨同盟,我就默认是汉萨了哈。以下是我的回答:首先,就相同点来说:1,德国的城市同盟与意大利的城市同盟一样都是具有垄断意义的地区经济组织。(伦巴底同盟除外)2,两者存在最初的意义都是为了对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而争取自主权的。3,都对地区的经济、法律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就德国城市同盟来说,虽然汉萨最终解体了,但是形成了一个北欧特有的经济圈;而就意大利(仅限于北部)来说,在中世纪时期一直都是西欧经济的中心。就不同点来说:1,汉萨同盟是一个以吕贝克为首的城市同盟,其虽然松散但集合了大部分北欧强大城市的力量,因此,不论是在对抗丹麦的沃迪马四世的战争中还是对抗德国皇帝的战争中都有着强大的力量。而意大利的城市共和国则分成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区域国家,比如威尼斯共和国、热那亚共和国、佛罗伦萨共和国、费拉拉共和国等等,彼此之间既不相互信任有相互攻伐。2,就经济力量来看,意大利城市共和国明显强于北欧的汉萨,因为前者的威尼斯共和国在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曾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同时,威尼斯与热那亚(指的是14世纪之前的热那亚)一直手握拜占庭帝国的主导贸易权;而相对于汉萨来说,则仅仅是一种区域性的经济组织,甚至当科隆成为汉萨的一员之后,汉萨也并没有占领全部英国的贸易。3,汉萨毕竟是一个松散的经济联盟,其法律、政治机构的设立并不如意大利城市国家一样健全。4,意大利作为西欧经济的中心,孕育了北欧所不能孕育出来的人文主义思想与文艺复兴运动。5,意大利城市国家受吉贝林派(皇帝派)与圭尔夫派(教皇派)的侵袭比德国城市联盟要严重得多。6,意大利城市国家由于其地理位置经常受到法国的入侵,而德国城市联盟的主要敌人是皇帝与斯堪的纳维亚的国家。
八、君士坦丁堡是被哪个国家灭的?灭亡的根本原因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原因是自己实力衰弱被其灭国。
九、西方古典文明的终结到底是西罗马的灭亡还是东罗马
西方古典文明并没有终结在东罗马灭亡以后很多东罗马的文化人都带着很多的古典书籍逃往欧洲各地而且以前十字军洗劫君士坦丁堡的时候也带过不少书籍回去
十、十字军有没有打到过君士坦丁堡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法兰西王国香槟伯爵提奥波德三世率领。目的本是要通过进攻穆斯林阿尤布王朝的埃及,作日后行动的基地,来解救被穆斯林控制的耶路撒冷。此时,一个转机彻底改变了这次十字军东征的命运,一位名为小阿列克修斯的东罗马王子要求丹多洛总督帮他夺回东罗马帝国王位,并换取帮忙付给十字军欠威尼斯商人的粮钱的承诺,于是,丹多洛利用这东罗马国内的纠纷转而进攻君士坦丁堡,最终在1204年4月13日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对城中居民抢劫和破坏后血腥屠杀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