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赛季第二回合的上海德比上周末打响。赛前,海港和申花分列积分榜前两位,所以本场比赛既是德比,又是决定联赛冠军归属的天王山大战,重要性可见一斑。想过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但是最终五个球的差距还是远远超出了想象。
周中足协杯决定周末德比?
申花为什么会在这场中超的巅峰对决中败得那么惨?最大的原因还是在比赛的策略和临场调整。上周中的足协杯,申花折损了蒋圣龙和特谢拉两员大将。蒋圣龙对申花的后防,特谢拉对申花中场的组织和推进都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资料图)
在这样的人员基础上,吴金贵指导还是选择了强攻策略。为什么?我想,吴指导不会不知道两队之间存在实力差距,但是德比战、积分榜上8分差距,主场作战再选择太过保守的战术,就算打平也会在赛后被球迷诟病“不思进取”。于是,吴指导选择开场强攻力争破门,再收缩防线将比赛导入自己擅长的局面。
而且申花也的确在这段时间的对攻当中,创造出了几次高质量的机会。但马莱莱这种四五个机会才能换一个进球的能力,在高端局当中就显得很鸡肋。开局强攻不见效果,申花的体能和注意力陷入低潮。这个时候是不是考虑收缩阵线,又或者换人来调整战术?但海港把握住了机会。
海港两个边路李帅和王燊超的助攻把申花的后防线扯得非常宽,这给了巴尔加斯肋部穿插的机会,创造了打破僵局的点球。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致命的是4分钟之后的第二个丢球。上半场两个短时间内的丢球对申花士气是沉重打击。之后的比赛节奏完全在海港掌握当中,申花被迫前压,海港从容反击,再加上武磊、奥斯卡状态正盛,申花只能苦吞0-5德比主场最惨失利。
从这场特殊的比赛能看出,申花虽然排名联赛第二,但是和海港、泰山这样的中超顶尖战力之间还是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三条线的球员质量、外援质量、把握机会能力和板凳深度上。再加上稍嫌激进的战略和不够及时的战术调整,申花最终主场惨败。
本赛季海港打得很艰苦的比赛,分别是对阵天津、泰山和成都。对手都是用对抗和拼抢来抑制海港在中场的技术优势。可惜,本场比赛申花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上周中的足协杯,两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申花全力拼下了浙江,海港轮换武磊和奥斯卡,而恰恰是这两人决定了比赛的走向。一定程度上说,周末德比的结果已经在周中足协杯里打下基础。
海港夺冠,大势已成
再来看海港,海港主教练哈维尔在被本队球迷诟病了半个赛季之后,终于和球队完成磨合。一方面是阵容稳定下来,另一方面他和俱乐部在引援方面也有了共识——巴尔加斯重新回归主力阵容,俱乐部引进了另一个高中锋若昂。
下半赛季开始之后,海港已经取得一波四连胜,战胜的对手包括第八的武汉三镇、第二的申花。积分榜上,海港和申花之间的积分差距也从原来的3分拉开到了现在的11分。这四轮比赛能看出海港状态日渐鼎盛,15个进球2个丢球,连之前一直没解决的主场丢球问题都得到了纠正。
而相对的,海港的主要竞争对手都在这几轮丢失积分。第17轮,泰山战平了南通支云,蓉城输给了沧州雄狮;第18轮,浙江绝杀了泰山,申花战平了亚泰;再加上本轮申花在直接交锋中落败,蓉城输给浙江,海港的领先优势已经相当稳固。
而从赛程来看,海港属于两头紧、中间松。在踢完津门虎之后,海港就将迎来一段相对轻松的赛程,分别是客场对阵青岛海牛、主场对阵浙江、主场对阵梅州客家和客场对阵河南队,以及主场对阵长春亚泰。即便赛季末需要对阵蓉城、国安和泰山,海港也有两主一客的优势。
所以,只要海港保持住足够的警惕,抱着“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心态,那今年的联赛冠军将不会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