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经常听说上市企业发布半年报,很少听说企业发布盈利预警。
8月14日,东风集团股份公司发布盈利预警,预计 2023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下滑 75% 至 80%。大概估算上半年东风集团盈利在十亿元左右,如果去除非经常性损益,东风集团股份公司很可能已经到了盈亏平衡边缘。
利润下滑原因
【资料图】
东风集团股份表示,报告期内业绩波动的主要因素,一是公司加速了新能源转型,高端新能源品牌建设、平台、商品、关键总成及核心技术资源持续加大投入等。
二是行业合资非豪华品牌市场继续下探,集团合资乘用车业务利润大幅下降;三是商用车市场恢复缓慢,行业竞争加剧,集团商用车业务毛利降低。四是当期外汇损益及股权投资带来非经营性收益相比同期预减。
乘用车遭遇滑铁卢
根据东风汽车发布的相关数据,1-7 月累计销售 110.89 万辆汽车,同比下滑 24.69%。市场占有率从去年的 9.17% 下滑至 7.1%。其中乘用车销售 90.8 万辆,同比下滑 28.8%;商用车销售 20 万辆,同比增长 1.95%。业内人士预估,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进一步加强,东风汽车在新能源方面迟迟打不开局面,市场份额将继续被其他品牌蚕食,目前乘用车领域已经收到很大影响,下一步商用车领域将面临巨大竞争压力。
靠合资品牌躺赢日子过去了
东风汽车早些年靠合资品牌利润大幅增加,如东风本田、东风日产等。但是到了2023年市场急转直下。今年上半年,
东风本田累计销量28.18万辆,同比下滑32.41%;
东风日产累计销量38.68万辆,同比下滑30.49%;
神龙汽车累计销量4.92万辆,同比下滑28.56%;
郑州日产销量2.98万辆,同比下滑10.13%。
东风汽车在合资品牌的失利非一日之寒,从东风裕隆、到东风雷诺退市,再到目前全系合资品牌的销量下滑,东风汽车在合资过程中能做的不多。以东风雪铁龙为例,一波降价快闪,12万的雪铁龙C6并没有对品牌销量起到快速拉升的作用,相反对品牌造成很大伤害。
不三不二
根据东风集团的发展规划,2023年其销量目标为300万辆,同比增长21.7%。其中,新能源汽车目标60万辆,同比增长73%;出口目标为19万辆,同比增加28%。按此计算,当前,东风集团的总体业绩仅完成了三成,而新能源业绩完成度则不足两成。
岚图独撑门面
8月1日,岚图汽车发布最新交付数据显示,7月其交付数据为3412辆,同比增长90%,环比增长13%。至此,2023年1-7月岚图汽车累计交付18443辆。在合资品牌销量下滑,燃油车销量下滑的局面下,岚图汽车勉强撑起了东风汽车的新能源门面。但是汽车作为讲究规模效应的行业,7 个月销售 1.8 万辆,很难说给东风汽车提供实质性的支撑。
很忙却不见产品
据了解,2022年底,东风集团制定并实施“转型升级三年行动”(2023-2025年),力争到2025年自主乘用车与合资的销量比达到1:1;产品主要以燃油车为主转向节能汽车与新能源并重;2024年实现自主乘用车主力品牌全新车型100%电动化;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自主品牌的50%,占自主乘用车品牌的70%。在新能源领域,除了猛士、岚图等高端品牌之外,作为全新电动战略品牌——东风eπ品牌已于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发布,并发布了首款概念车eπ2023;今年下半年东风还将发布中国首个专注小型纯电的汽车品牌。
从市场直面反馈的是,东风汽车很忙,但就是没有拿出能量产的车型。新能汽车竞争加剧,头部效应愈发明显,没有新能源车型可售,在很大程度让东风汽车的经销商体系面临巨大的考验。
蓝绿不接,何去何从
蓝(油车)绿(新能源)不接,一方面是燃油车销量急剧下滑,另一方面新能源转型迟缓打不开局面。长期居于第三的东风集团,今年 1-7 月份已经落至第六,排在前五的是上汽集团、中国一汽、比亚迪、长安汽车和广汽集团。加之公司董事长竺延风被宣布退休近半年后,还未出现继任者,处于无明确掌舵人的状态。尽管行业内都在传" 东风集团正在酝酿一场重大变革 ",但是中国汽车发展趋势变化之快超出我们以往认知,市场不可能停下脚步等东风汽车。
始建于1969年的东风汽车,54年后何去何从,成为紧迫性问题。